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
1.?遗传物质应该具备的特点
A.?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的复制自己
B.?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
C.?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
D.?结构比较稳定。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,而且突变以后又能继续复制,并遗传给后代。
有丝分裂、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——染色体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
2.?肺炎双球菌感染实验
时间:?1928年?????地点:英国?????人物:格里菲思
材料:小白鼠、肺炎双球菌(S、R两种类型)
目的:观察肺炎双球菌的转化
A.?肺炎双球菌的类别:
菌落??????荚膜???????????毒性????????致病力
R型??????粗糙?????无荚膜??????????无毒???????不致病
S型??????光滑?????多糖成分荚膜????有毒?????人肺炎、小鼠败血症
B.?实验过程
a.?无毒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????????????????不死亡
b.?有毒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??????????????患败血症死亡
c.?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????????不死亡
d.?将无毒型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
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????????????????????患败血症死亡
现象说明:?从第四组的实验鼠中能分离出有毒的S型的活细菌,这表明无毒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,转化成有毒的S型活细菌。
实验延伸:转化成S型细菌经培养的后代也是有毒的,该性状是可以遗传的。
结论:第四组实验中,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,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——“转化因子”
1944年???美国科学家?????艾弗里????????转化试验
现象:只有DNA,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,DNA纯度越高,转化就越有效。如果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的DNA,使其分解,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
结论: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,DNA是遗传物质。
3.?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
A.?菌体的结构生理特点
①?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
②?侵染细菌后,就会利用细菌内部的物质合成自身蛋白质成分
③?指导物质合成的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
B.?实验设计
①?实验材料
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
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
②?实验过程
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,使其大量繁殖
③?实验观察及结论
亲代噬菌体 | 寄主细胞内 | 子代噬菌体 | 实验结论 |
32P标记DNA | 有35P标记DNA | DNA中有35P | ?DNA分子具有连续性,是遗传物质 |
35S标记蛋白质 | 无35S标记蛋白质 | 外壳蛋白质无35S标记 |
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,DNA是遗传物质。
所有的生命现现象通过蛋白质表现出来,但是蛋白质合成是通过遗传信息来控制的。
4.?结论
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,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(少数的RNA病毒)
5. DNA的结构和复制:
<1> DNA分子的结构
A.?组成
元素:C、H、O、N、P
单体:核苷酸(脱氧核糖核苷酸)
B.?空间结构
(1)单链结构:
很多核苷酸通过彼此脱水缩合形成长的核苷酸链
脱水位置:一核苷酸的磷酸和另一核苷酸的脱氧核糖间缩合
结构:
(2)双链结构:
双链结构:两条单链结构的核苷酸链在含氮碱基碱间形成氢键作用,彼此结合,然后扭曲螺旋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即双螺旋结构
DNA分子的立体结构:
①?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
②?结构特点:
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,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
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,排列在外侧,构成基本骨架;碱基排列在内侧
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,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
③?空间结构:
发现:1953年,美国的沃森、英国的克里克共同提出、构建DNA模型
结构:
C.?碱基互补配对原则
D. 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时遵循互补配对原则:
DNA分子的多样性组成DNA分子的碱基只有四种,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
生物体内,一个最短的DNA分子有4000个碱基对
其排列顺序方式有:44000种
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,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
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
DNA分子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,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
<2> DNA分子的复制
A. DNA分子结构的意义:
i.?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,能够传递遗传信息
ii.?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
iii.?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进行
B.?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:DNA分子的复制完成
C. DNA分子的复制:
概念: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,合成子代DNA的过程
时间: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分裂的间期,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
基本条件:
(1)模板????以原来的DNA单链为模板
(2)原料????四种脱氧核苷酸
(3)酶??????合成酶系统
(4)能量????高能磷酸键提供,用于解旋、合成
复制过程:
a.?开始:解旋
b.?进行:以母链为模板进行复制
c.?结束: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
概念:
半保留复制: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,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的一条链,这种复制称之为半保留复制
D. DNA复制的意义
使遗传信息从子代,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
6.?基因
A.?基因概念的提出:
a. 19世纪60年代????孟德尔????遗传因子?????逻辑推理产物
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
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成对存在
配子中只有这一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
配子结合后,合子遗传因子恢复成对
b. 20世纪初?????????摩尔根????基因存在?????果蝇实验证实
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,并且呈直线排列
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
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
基因是遗传物质在上下代间传递的基本单位,是功能上的独立单位
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
c. 20世纪50年代????沃森等????NDA结构?????基因的化学组成
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
基因是DNA上的脱氧核苷酸顺序(碱基排列顺序)
遗传信息来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
B.?基因的实质:
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
是DNA?分子上具有特定功能的核苷酸序列
DNA分子中有许多碱基序列不含遗传信息,具调节作用和稳定染色体作用
C.?基因的复制和表达
基因的表达: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
基因的复制:通过DNA的分子复制实现,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
DNADNA
7.?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
D.?场所
真核生物:转录在细胞核内完成、翻译在细胞质中完成
线粒体、叶绿体:各自相对有独立的遗传系统和蛋白质表达系统,转录和翻译在细胞器内部完成
原核生物:基因的表达在细胞质中完成,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
E.?过程
a.?转录:
场所:细胞核内
概念:以DNA为模板,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,合成RNA的过程
条件:
模板??——??DNA单链?:一条DNA单链为模板(反义链),转录形成序列与其互补链相同(有义链)
原料??——??核糖核苷酸:四种核糖核苷三磷酸,原料在细胞质中合成,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中起作用
酶????——??RNA聚合酶系等:包括解旋酶、聚合酶
能量??——??核苷三磷酸:高能磷酸键
原则:碱基互补配对原则
RNA只有单链结构,碱基组成与DNA不同
RNA中没有T,只有U,在合成RNA时,以U代替T与A配对,将遗传信息转移到RNA上,这种RNA叫做信使RNA(简写mRNA)
A与U?配对???两个氢键
G与C配对????三个氢键
过程:
起始???延伸???终止
①?DNA部分双链解螺旋,形成单链结构
②?酶与其中一条DNA单链结合,以单链为模板合成RNA
③?利用环境中的原料合成信使RNA,同时解旋部分沿双链移动,mRNA不断合成延长,信息转移到信息RNA中。
④?RNA合成后脱离母板,通过核孔出细胞核进入细胞质;DNA形成双链结构,恢复成双螺旋结构。
产物:
信使RNA??????携带信息,能指导合成蛋白质(半衰期短)
转运RNA??????携带氨基酸,参与合成多肽(含量相对稳定)
核糖体RNA????核糖体的结构成分(含量相对稳定)
b.?翻译
场所:细胞质
概念:以信使RNA为模板,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
条件:
模板:信使RNA
能量:ATP,供合成多太链所用
原料:氨基酸(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)
酶:蛋白质合成酶系
转运RNA:携带氨基酸,识别密码子,将遗传信息转换成氨基酸排列顺序
核糖体:多肽合成场所,能与信使RNA结合,完成合成多肽
过程:
①?使RNA在细胞核内成熟,从核孔进入细胞质,核糖体与信使RNA起始端结合
②?转运RNA携带氨基酸,通过反密码子与信使RNA上的密码子配对,决定正确的氨基酸顺序
③?氨基酸放在正确的位置,tRNA离开核糖体,去转运下一个氨基酸,新转来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到上一个氨基酸上
④?第二个氨基酸移动到第一个氨基酸位置,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三个碱基对位置,接受下一个tRNA与氨基酸的复合体
⑤?核糖体每次能容纳两个氨基酸,按密码子顺序,沿信使RNA合成多肽,直到遇到终止密码子,核糖体从mRNA上脱落
⑥?合成的多肽经过一定的盘曲折叠,形成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,有一定空间结构的,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
c.?密码子: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成为1个密码子
4种碱基共能形成密码子为:?43=64种
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:?????61种
终止密码子为:?????????????3种???(UGA??UAG??UAA)
特点:
①?密码子具有通用性:不同的生物密码子基本相同,即共用一套密码子。
②?密码子不重叠:两个密码子间没有标点符号,读码必须按照一定的读码框架,从正确的起点开始,一个不漏地一直读到终止信号。
③?密码子具有简并性:大多数的氨基酸都可以具有几组不同的密码子
④?密码子具有一定的方向性:在核酸链上按照一定方向进行读码
⑤?密码子具有一定的摆动性:三联体密码子的第一位碱基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,第三位密码子的摆动性最大,允许生物的碱基对发生一定改变但是不影响生物的性状
8.?核糖体:氨基酸合成多肽的场所(叶绿体、线粒体都有各自的核糖体)
①?核糖体能与mRNA结合
②?有两个位点能接受两个??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
③?核糖体内的酶能催化氨基酸间形成肽键
④?每形成一个肽键,沿信使RNA移动三个碱基
⑤?遇到终止密码时,核糖体自
动脱落,大小亚基分离
d.?转运氨基酸(tRNA):
①?是运载氨基酸的工具,也是一种RNA,简写tRNA
②?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
③?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,另一端三个碱基
④?每个tRNA的3个碱基只能专一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,称为反密码子
8.?中心法则及其发展
信息流:遗传学上,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称为信息流
中心法则:克里克提出
内容:
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DNA?———?DNA的自我复制
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RNA???———?转录过程???????????????????细胞生物
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蛋白质??———?翻译过程
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???———?逆转录过程????(病毒中出现)
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RNA???———?RNA的自我复制(病毒中出现)
9.?基因对性状的控制
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:
F.?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,从而控制生物性状
如:
若基因不正常,缺乏酪氨酸酶,就不能合成黑色素:白化病
G.?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直接影响性状
如:
镰刀贫血细胞?。貉煜赴肿咏峁共徽?,由基因缺陷导致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300902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