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8日的托福听力考到了一篇建筑学的文章,讲到了古罗马的穹顶建筑。今天我用古罗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,万神庙(pantheon /panθ??n/)为例子,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古罗马的穹顶(dome/d??m/)建筑。
万神庙的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(diameter/d???am?t?/)达43.3米的穹顶,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。而这个巨大的穹顶是完全用混凝土(concrete/k??kri?t/)浇灌而成的,穹顶的部分完全没有钢筋(steel/sti?l/)的支撑。
我们发现,万神庙内部没有一根柱子(column/?k?l?m/)去支撑这个巨大的穹顶。那么在没有钢筋也没有柱子支撑的情况下,这个穹顶是如何建造的呢?使用了什么方法防止它坍塌(collapse/k??laps/)呢?
首先工程师造了6米厚的墙来支撑圆顶。圆屋顶最重要的是,顶部要相对薄弱,需要减轻顶部的重量。越往上,用越来越轻的石头来减轻荷载。
要把顶部做得可能轻,把底部做得尽可能重和坚固,所以要小心地逐层改变石头的密度(density/?d?ns?ti/)来改变每一层的重量,从顶部的最轻到底部的最重。
因此工程师在底部用了大块沉重的材料如玄武岩(basalt/?bas??lt/),在中间混合了来自那不勒斯(Naples/?ne?p(?)lz/)附近的天然火山灰(volcanic ash),在顶部使用了多空(porous)火山岩(Effusive rock)--浮石,可以浮在水中的火山岩。
最后在圆形屋顶的顶点,留了直径9米的圆形开口,这是避免在圆屋顶最为脆弱的地方加上巨大的重量,同时让光能够透过万神庙的内部。
另外,穹顶的厚度也逐渐削薄,从穹顶底部的5.9米一直减少到顶部的仅1.5米。
整个建筑唯一的采光点,就是穹顶上的这个圆洞,叫做oculus/?kj?l?s/,是一个拉丁文,意思是“眼睛”。
光线从顶部泄下,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,使整个建筑就像是一个日晷(sundial /?s?nd???l/),仿佛可以见到天堂的移动(the movement of heaven),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,十分符合宗教(religious/r??l?d??s/)建筑的本性。
??佳Э拼驶鉲ist
Dome 穹顶
Ancient Rome 古罗马
Diameter 直径
Concrete 混凝土
Steel 钢
Column 柱子
Collapse 坍塌
Density 密度
Basalt 玄武岩
Volcanic ash 火山灰
Porous 多孔的
Effusive rock 火山岩
Sundial 日晷
Religious 宗教的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300902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