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,家长会打趣的问孩子,长大是想要去清华还是去北大呀?
如今,这个问题变成了,长大想要走高考路还是出国留学?本科出去还是研究生出去?去英国还是去美国……
好的是,孩子教育的道路有了更多的选择,不再是高考这一个独木桥;难的是,我们该选哪条路,每条路该怎么走的选择焦虑症。
上周末,我们从上海邀请了国际学校择校专家ade老师与MY留学营美本规划老师黄欣茵一起举办了“从国际学校到顶尖美本”的线下沙龙,下面我们整理该讲座干货第一篇:国际学校三大课程体系解读:AP、IB与A-level。
市面上的课程体系有很多,除了主流的IB、A-level之外还有加拿大高中课程、Fieldwork?Education、蒙特梭利、华德福等等,但后者连续性差,在中国的样本也不多,今天主要不多做讨论。
另外,由于美国还是中国留学生的主要目的地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、国际班开设“美高+AP”课程,我们也会做梳理。A-level:最成熟的国际教育体系
A-Level(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),英国高中课程,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,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,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。
优点
1、路线清晰
就以我们最熟悉的剑桥A-level来说,小学是Cambridge primary、初中Cambridge secondary、高中Cambridge IGSE+Cambridge?A-level,一脉相承。
2、认可度高
A-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。比如美国、澳洲等主流国家的高校,都是认可A-Level证书的。
缺点
很多人说,A-Level是最像中国高考体系的。为什么这说呢?因为A-level的每一步进阶,例如Cambridge IGSE到Cambridge?A-level,很大程度上与学习、考试成绩挂钩,而且课程内容被框的比较死。
在英国,A-level有7个考试局,分别是
AQA?(Assessment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)
OCR?(Oxford ,Cambridge and RSA Examinations)
CIE?(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s)
Edexcel
ICAAE?(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gency Examinations)
WJEC?(Welsh Joint EducationCommittee)
CCEA (Council for the Curriculum, Examinations & Assessment)
例如,杭外剑桥班就是用CIE考试局
但在中国比较主流的还是CIE(剑桥国际考试局)和Edexcel(爱德思考试局)。由于比较早进入中国,目前CIE的学校更好一些、爱德思略差一些。
A-level课程包含73门供学生选择,一般学生选择3至4门来学,但由于中国教育偏理科的基本“国情”,国内教授的课程主要10门,比如数学、化学、生物、物理、经济、艺术等。
A-Level的成绩分为A、B、C、D、E、U六个等级,A为最优,E为通过,U为不及格。当然,如果你想要去全球顶尖大学的话,至少需要A*A*A的成绩。
我们前面就说到,A-level是最成熟的课程体系,它的师资和培训也相对稳定一些。比如剑桥考试局每年都会对老师进行多次培训,学校也很愿意主动购买考试局的培训课程。
IB:双高的“外交官”课程难,这是我们对IB的第一个印象;好,这是我们对IB的第二个印象。而今天我们要来解释一下,到底为什么难,为什么好的问题。
1、IB课程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
IB即国际文凭组织IBO(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),成立于1967年,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登记的权威性、非赢利的国际教育和考试机构。
2、IB课程最初为外交官子女开设
二战后,大批外交官子女在异国他乡求学,为了帮助其考取其母国大学而开立的IB标准课程,逐渐因为其课程的规范和高标准,被众多世界名校认可。
例如,杭州国际学校(HIS)使用的就是IB课程体系。
为什么说IB难,难点就在于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。
有人说“一千个老师可以教出一千种IB课”,原因在于IB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(有一定的框架),而具体的教学内容由老师自己来进行引导。
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该怎么教、怎么学?不设限,就是对老师和对学生的难点。
“佛系IB”,这是常熟UWC对于他们学校IB课程的评价。
ps.其实IB课程是三高,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。IB体系在PYP(幼儿园、小学)与MYP(初中)阶段非常放养,而到了IBDP(高中)阶段还是会拼考试,甚至拼研究能力。因此,家长从小要帮助孩子养成探究的习惯。
家长对孩子有足够的了解,除了学校规划之外,家长自身也要有清晰的规划,配合度高。
IBDP课程分为标准难度课程(SL / Standard Level)和更具挑战性的高难度课程(HL / Higher Level)。IB要求学生至少选六门课,这六门课中至少有三门是HL,每门课7分。
另外,获取IB?Diploma(IB文凭)还需要完成TOK(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论)、CAS hours(Creativity 、Action 和Service 社会实践)和EE(Extended Essay扩展性论文),每个部分是1分,整个IBDP下来的总分为45分。从上图可以看出,相比于A-level来说,IB课程更加文理均衡,要求学生全面发展。
在三种体系中,IB课程体系对与师资的要求最高,培训也最多。
美高+AP:瞄准美国方向AP(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先修课程),是指由美国大学理事会(The College Board)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。
与前两者相比,它不是课程体系,如果你是IB、A-level体系的学生,还是可以考AP考试。
当然了,目前国际学校主要采用的是美高+AP课程。
例如杭十四中的国际版采用的就是美高+AP的课程
如果你是瞄准要走美国方向的,AP当然是有帮助的,而且在美国大学可以换一定的学分(省钱)。
但AP的国际认可度也是相对于前两者来说较低的,除了美国之外,加拿大部分学校和欧洲少数学校认可AP课程。
在美国有40多门AP课,国内就少很多,而且比较偏理。比如:统计学、微积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经济、心理、世界史、美国史、小语种等。很多学校不开设美国史等课。
考多少门AP?CB并没有规定,见过最多的孩子考了11门AP,也有孩子只考1-2门,但是大多数情况下,会选择考3-4门,当然最好是能够全部5分(满分)了。
由于AP进入中国较晚,原先是没有师资培训的。从2016年开始,CB官方开始有了师资培训,相信未来会更正规。
对比三大课程三大课程的对比,ade老师的比喻非常巧妙,她说,灵感来自于吃麦当劳点餐的时候。
IB就像是套餐,你必须学习它规定的6门课程+TOk、EE、CAS,它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概念学习的过程,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寻找答案,并学会反思和提问。
从经验来看,IB的学生到了大学(特备是美国大学)后,适应性会非常强。
A-level就像是套餐+单点的融合式,它需要3门以上的课程,但具体选什么,看你自身的强项。因此也有不少人表示,A-level适合偏科的孩子,在中国,A-level适合理科好的孩子。
AP就是纯单点啦,就像上文所述,只要你想要申请美国大学,无论你是IB、A-level还是普高,都可以配合学习和考AP。另外,由于AP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,难度并不会小。总结而言,
记忆答案,依赖记忆完成任务(普高) VS 学会寻找答案,解决别人的问题 (AP、A-level)VS 学会探究,提出自己问题,创造新的知识(IB),这就是IB,AP, A-LEVEL 和中国公立教育的一大本质区别。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3009024号-1